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用AI技术保护“雪山之王”:雪豹有了专属身份证

媒体:红星新闻  作者:红星新闻
专业号:雪豹 2023/6/14 12:22:50

雪豹,作为亚洲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素有“雪山之王”的称号。为了给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及保护地主管机构提供交流平台,6月2日—3日,拥“豹”未来-2023雪豹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会上,如何借助AI技术加强对雪豹的保护、AI技术在动物保护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成为与会者关心的议题。

AI识别技术被应用到雪豹保护

如今,AI技术在人脸识别、拍照识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项对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科技,如何应用到雪豹身上,则是一个大课题。

自2009年,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雪豹以来,对于此物种的各项调研便逐步展开,到了2017年,该保护区又首次提出“双旗舰物种”,将雪豹与大熊猫归于同等重要地位。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站长施小刚表示,截至目前,保护区运用红外相机收集雪豹活动轨迹的区域范围,已达1000平方公里,基本掌握保护区内雪豹的活动时间为上午6时至8时以及下午6时左右、雪豹活动低谷期在中午等活动规律。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联军表示,该保护区通过对雪豹的调查,发现区域内的雪豹主要猎物——岩羊的数量有所增加,这对于雪豹的良好生存和繁衍很有利。赵联军说,接下来,他与同事将在岷山山系中段(涉及平武、九寨沟、松潘等)区域内继续扩大对雪豹的调查范围,更精确掌握雪豹活动轨迹。

腾讯守护雪豹计划技术志愿者黄湘琦表示,对雪豹个体完成AI识别并实现追踪,是对这个物种的有效保护,能提升雪豹的生存安全性。比如某一只雪豹今天去了哪里,在哪些范围活动,在它们周围是否有危险等信息都能被快速掌握。

然而在黄湘琦看来,完成这个目标难度很大。首先,需要收集摆放在多个点位的红外相机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统计和分类。分类有三个步骤,主要包括数据中筛选出有动物出现的照片,在照片中判断出不同的物种以及在同一类物种中识别动物个体特征,贴上专属ID。

AI技术代替人工识别或成趋势

看似简单的操作,执行起来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黄湘琦称,“对所有的红外相机中一年时间内的数据完成处理,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耗费半年时间。”

面对大量数据,也许有人建议直接使用AI系统实现筛选,节省人力成本。对此,黄湘琦表示,AI系统需要人为输入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才能准确识别物种。

然而,目前的系统中,还存在不少未知物种,这些物种并非真的未知,而是在模型训练时,数据中暂时未包含这些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它们极少在红外相机的镜头里出现,被系统学习的机会也较少。因此,需要大量人力做校对、补充、完善等工作。

训练AI系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未来,实现全自动化AI系统识别,是一个趋势。目前,黄湘琦和部分科研机构专家共同探讨过,对雪豹可以通过对其身体部位的纹理特征进行自动化判别,进一步提高对个体识别链路的效率。

具体而言,目前AI系统只能做到对个体有明显特征的部位进行识别。而将来,希望AI系统提高比对效率,将某照片中雪豹个体的整体划分部位进行识别,更好帮助提升巡护员的数字化能力。

尽管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发文将雪豹从濒危类别调整为易危类别,但它依然存在于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对雪豹的保护任重道远。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胡谦

阅读 92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