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评论 > 综合评论

科技如何守护大熊猫栖息地?这些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媒体:成都日报锦观  作者:内详
专业号:大熊猫 2021/10/19 11:33:10

通过对大熊猫的粪便进行DNA调查,可以识别大熊猫种群;

采用人工智能手段进行“猫脸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1%;

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让护林员巡护变得更加“智慧”

……

未来科技应该在大熊猫保护领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今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都江堰熊猫谷),一场主题为“科技守护大熊猫栖息地”的咖啡对话举行,来自大熊猫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带着各自领域的“干货”齐聚一堂,在青山绿水间碰撞“智慧火花”。

咖啡对话:科技守护大熊猫栖息地

探索人工智能手段进行“猫脸识别”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我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整个圈养大熊猫的种群只有135只,然后到今年10月份的时候,这个数据变成了673只。”在对话会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通过视频对大熊猫保护背后的科技助力进行了分享。

因在大熊猫繁殖科研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侯蓉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熊猫妈妈”。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大熊猫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智慧化”,对此侯蓉深有体会。“开展大熊猫繁育研究,不仅需要提升大熊猫繁殖技术,还需要提升大熊猫健康、营养等科学饲养技术,这需要发展综合性的技术。”侯蓉说,这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为野生动物包括大熊猫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新的工具。

除了人脸识别,还有“猫脸识别”,这个冷知识你知道吗?“我们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手段,进行‘猫脸识别’,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侯蓉还介绍了熊猫基地在采用新技术上的最新进展。

第五次大熊猫野外调查将启动

科技守护大熊猫栖息地。科技除了直接作用于大熊猫,也将是从事野外研究的工作人员和护林员手中的“利器”。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每隔10年左右对大熊猫进行一次野外调查,摸清“家底”,推动保护研究。据2015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

过去,在林草行业有一句玩笑话,“车间在山上,工具在腰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对此深有体会,“80年代进行野外调查研究,手中的工具就只有罗盘仪、卷尺、游标卡尺,一副望远镜已是最好的‘装备’。”他笑称,那会儿跟踪熊猫的无线颈圈是先进仪器设备,用不起,但现在已经普遍使用。

魏辅文分享观点

提及大熊猫前四次野外调查,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冉江洪说,一调二调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靠一个罗盘和一张地形图,发现大熊猫粪便就画一个圈,“算”出了大熊猫数量。随着技术进步,三调有了比较精准的定位,以及相关模型来计算大熊猫栖息地,但仍用纸张记录,数据丢失多,工作繁杂。而四调就用上了电子表格、平板电脑。

科技对大熊猫野外调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计明年将启动全国第五次大熊猫野外调查,已经开了专家咨询会,现在正在做方案。”冉江洪透露,但“五调”面临两个困难,一是野外通讯信号需要改善,二是植被越来越好,爬山更难,更加需要现代化装备。

保护大熊猫,科技进步和应用仍有空间。魏辅文说,虽然近年红外相机等技术在大熊猫栖息地逐步推广,但监测手段依然主要靠巡护员进山巡护,靠GPS定位和给大熊猫戴无线电颈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在守护大熊猫栖息地方面,仍有很大应用推广空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颖 供图 李颖 编辑 田莉 校对 蔺虹豆

阅读 51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