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清晨,临近开园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南大门已排起了1100余人的长队,粉丝们的耐心等待,只为第一时间为顶流大熊猫“花花”庆祝5岁生日。这一场景让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嘉聪感触深刻:“全球超1亿的大熊猫粉丝,是促进大熊猫科研保护和文化传播的坚实力量。”
在7月11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之际,聚焦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她详细阐述了成都擦亮大熊猫名片、夯实生态基础、推动“三个加法”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核心在于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创造性转化。
▲刘嘉聪
擦亮名片:
大熊猫引领国际传播
“成都是全球超大城市中唯一同时拥有野生及圈养大熊猫资源的城市,大熊猫科研水平国际领先,大熊猫文化深深融入城市基因。”刘嘉聪用一组数据印证成都大熊猫的独特地位与核心价值——
去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量超过1200万人次,呈现出“两个80%”的特点:省外游客占比超80%,省内市外游客占比超80%。她特别提到,今年上半年,成都入境游客增长5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入境游客增长75%,并跻身携程入境游客全国前五景区,这充分证明大熊猫是成都无可替代的国际传播名片。
围绕此次全会提出的“大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强大熊猫国际影响力”的要求,刘嘉聪提出了三个着力方向:服务提质、流量转化、跨界联动。优化餐饮、文创等服务设施布局,探索引入共享代步电动车等新业态,提升游览体验和服务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1亿的大熊猫粉丝,蕴含着巨大的转化潜力。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转化大熊猫的流量价值,通过粉丝主题活动等,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让“流量”真正成为“留量”。
大熊猫科研保护成为“顶流”的同时,大熊猫关联的城市宣传与衍生文化还有更广阔的舞台。未来重点在于以科研保护为核心,深化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和国际交流交往,跨界联动提升成都大熊猫名片的国际影响力。
夯实基础:
打造“国字号”生态品牌
擦亮大熊猫名片的同时,刘嘉聪强调要夯实两个重要的生态载体。
其一,加快创建成都国家植物园。她表示,成都是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成都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已被省政府列为重要事项。目前,成都正加快编制相关规划、搭建科研平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争取增添一个重量级“国字号”品牌。
此外,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亲子研学、科普教育线路开发,丰富生态观光旅游服务供给。
做好“三个加法”:
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刘嘉聪还提到,将坚持公益为主,做好“三个加法”,推动绿色空间体系与城市交通、消费场景、生产生活空间深度融合,深度赋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聚焦“公园 ”,成都将进一步谋划全域公园体系规划,焕发老公园的新活力。支持餐饮服务、文化创意、运动健身等新消费业态经营管理。积极推广公园主题集市,如“公园 花市”“公园 音乐”“公园 茶艺”等,打造一批公园特色消费场景。
聚焦“绿道 ”,成都将依托绿道串联城市的山水资源、人文环境和现代建筑,营造更多城市微度假场景。重点加大环城生态区的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品牌首发首秀活动在绿道布局。
此外,成都森林资源富集,聚焦“森林 ”,成都将深入挖掘森林产品和森林食品,开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特色产品“出川出海”。重点发展自然教育、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等产品,进一步壮大生态文旅产业能级。
“通过‘名片赋能-载体筑基-场景激活’三级跳,把公园城市的生态禀赋转化为文商旅体融合核心竞争力,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刘嘉聪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