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市民捡到浏阳河边"国宝"中华鲟? 原来是史氏鲟

媒体:华声在线  作者:内详
专业号:史氏鲟 2021/10/30 20:08:37

▲中华鲟

史氏鲟

康先生捡到的这条史氏鲟与中华鲟外形相似但鳞片、板骨等略有不同。

记者 田超 摄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7月12日讯 尖尖的鱼头,嘴巴藏在头部下,鱼背上还有板骨……10日晚上,家住开福区第一湾小区的康先生到浏阳河边散步,在岸边的浅滩上发现了一条死鱼。他发觉,这条鱼与国家珍稀保护动物中华鲟很相似,便特意将鱼带来本报,希望联系专家鉴定。这条鱼会是中华鲟吗?

“鱼长约30厘米,头部尖尖的,鱼头下还有一个洞,正是鱼嘴。而鱼身呈青灰色,腹部是白色。”康先生曾在电视上见过介绍中华鲟这种濒危动物,他觉得这很可能就是一条中华鲟!

康先生还告诉记者,在他准备离开河岸的时候,“几条和我捡到的死鱼一样的鱼,不时从河中跃起又落下。”

经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学教授邓学建仔细辨认,康先生捡到的是一条史氏鲟。“史氏鲟与中华鲟在外形上很相似,但两者在鳞片的数量、大小,以及背部板骨的形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邓学建告诉记者,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不可贩卖、打捞。“浏阳河中出现中华鲟的几率非常小,但在湘江中曾发现过中华鲟。”

“史氏鲟是一种由人工饲养,用于食用的鱼类。”邓学建介绍,各大餐馆里供客人食用的鲟鱼,就是史氏鲟。

■见习记者 潘显璇

实习生 曾思宇 刘璐

阅读 116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