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为花儿寻家的脚步未曾停歇!看濒危物种白旗兜兰的“解危”之路

媒体:开屏客户端  作者:佚名
专业号:白旗兜兰 2022/8/17 9:21:30

为了寻找百年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的踪迹,总台央视记者跟随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考队走进云南蒙自天坑,并用镜头详细记录下了这次科考的全过程。

除了这次蒙自天坑科考,事实上,我国对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一直都在进行,目前,一种叫作白旗兜兰的植物,已经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度过了它最危险的时刻。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

这几株不起眼的植物就是白旗兜兰

↓↓

别看现在平平无奇,

开花时,

它可是兜兰家族中的颜值担当。

不过最初被发现时,

它却几近灭绝。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研究员高江云介绍,当时野外数量很少,大概10多株,在一个小河边的河沟上。

白旗兜兰最早发现于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资料显示,云南西南部与缅甸交界处可能也有分布,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直到2006年,才在云南普洱被首次发现。然而,当时白旗兜兰的生存环境却不容乐观。

“周围都是咖啡园,整个环境破坏得很厉害。”高江云说道。

科研人员决定,先“收养”下这些脆弱的花儿,给它们搬个家。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组把白旗兜兰带回了植物园,进行人工扩繁。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科研人员 邵士成:用种子扩繁的办法大量繁育种苗,最后摸索出来一个最适的萌发培养基。从萌发到生根到壮苗到成苗这么一整套的萌发体系。

一株株茁壮成长的幼苗,

让研究组看到了希望。

然而,

当这些幼苗再次回到原生地区后,

生长情况却急转直下。

据邵士成回忆,“成活率大概是在一半左右。可能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选的点不是很合适,我们也很疑惑。”

转机出现在2018年,科研人员成功提取到了一种特殊的真菌,能快速促进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育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为花儿寻家的脚步也没有停歇。

最终,科研人员把目光锁定到了西双版纳勐远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 罗艳:最良好的地方就是跟它的原生境非常相仿的,在河边有个坡地,光照是散射光,不要太强,林子不要太密。

评估后,科研人员决定在这里种下20株白旗兜兰。如果一年下来生长情况良好,就在这里继续补苗。

罗艳表示,为了下一年的监测,不能伤到它的根,因此拿土盖上,把标签露出来。

对此,高江云也表示,“期待我们能够真正建立白旗兜兰在野外的一个人工种群,这个种群建立以后能够自我维系,自我繁衍,这个是最大的心愿。”

阅读 31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