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中国科学报】抢救白旗兜兰

媒体:《中国科学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白旗兜兰 2022/8/17 9:30:30

白旗兜兰花序 李剑武摄

白旗兜兰生境 高江云摄

“直到2003年,白旗兜兰才首次在云南普洱市范围内发现有野外分布,是目前我国唯一已知的白旗兜兰分布点。”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高江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江云领导的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再引种研究组,目前正积极开展对极小种群白旗兜兰的抢救性保护。

白旗兜兰最早发现于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之后在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交界处也有发现。分类学家最早从混杂在阿萨姆邦运到欧洲的波瓣兜兰中,发现和认识到白旗兜兰。该种被正式命名后,极其美丽的花朵让众多兰花爱好者着迷。

“我们发现的国内分布点仅残留40多株白旗兜兰的成年植株,生长在一个外来移民村村口小河沟边陡峭的河岸上,此处土质松软,河岸极易因大雨冲刷或小河涨水而导致崩塌。并且小河周围是咖啡种植园,河水已被咖啡加工厂的废料严重污染,白旗兜兰的生境非常恶劣。”高江云告诉记者,由于生长在村口的咖啡种植园旁,白旗兜兰开花时极易被发现并遭到采挖,随时面临完全从野外消失的危险,因此,对其开展抢救性保护已刻不容缓。

为此,研究人员已对白旗兜兰野外种群开展了两年的种群动态监测,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种子,目前已通过种子无菌萌发成功繁育出第一批幼苗。他们还对其原生境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对成年植株根中的共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开展了繁殖生态学的研究。

高江云表示,在此基础上,他们正积极争取支持,希望未来3~4年内,进行人工种苗繁育,获得白旗兜兰不同遗传来源的种苗,对原生境中的成年白旗兜兰植株开展抢救性保护,并进行人工辅助移植或野外回归。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12-05 第4版 综合)

阅读 43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